越來越多診所積極投放網路廣告、經營社群媒體,但你知道嗎?一個不小心使用了「最好」、「保證有效」等詞彙,就可能收到衛生局的違規通知,面臨5萬到25萬元不等的罰款,嚴重者甚至可能被勒令停業。
這篇文章將完整解析醫療廣告違規的處理流程、罰款計算方式,以及如何建立預防機制,更會分享牙醫小幫手平台如何運用數位工具協助診所避免踩到法規地雷。
診所廣告被檢舉後,違規處理流程該如何進行?
當診所收到衛生局的違規通知函,許多經營者會感到慌張失措。但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處理流程,不僅能降低處罰金額,甚至有機會成功申訴。根據行政程序,診所需在收到處分書後30日內提起訴願,並在訴願決定書送達後2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資料來源:台中市政府衛生局】。
從執業多年的經驗來看,第一時間的應對措施往往決定了後續救濟的成功率。醫界普遍認為,建立標準處理流程至關重要,才能在黃金時間內採取正確步驟。
違規處理三大關鍵步驟
- 立即停止違規廣告並保存證據 收到通知24小時內,立即下架所有相關廣告,包括網路、社群媒體、實體看板等。同時完整保存廣告素材、刊登紀錄作為申訴證據【資料來源:植根法律網】。
- 30天內準備訴願資料 撰寫訴願書須載明訴願人資料、原處分機關、訴願請求及理由。準備醫學文獻支持、改善措施證明等有利證據【資料來源:台中市政府衛生局】。
- 評估行政訴訟時機與策略 若訴願被駁回,可在2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50萬元以下罰鍰由地方行政訴訟庭管轄,超過150萬元由高等行政法院管轄【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衛生局】。

醫療廣告違規罰款金額如何計算?不同違規次數的處罰標準為何?
醫療廣告違規採累進式處罰,從第一次5萬元起跳,最高可達25萬元並附加停業處分。更重要的是,違規次數認定方式直接影響罰款總額,目前實務上存在兩種不同見解,讓診所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
部分行政法院採「以裁處次數計算」,首次處分前的所有廣告視為單一行為;而衛生主管機關採「以刊播媒介計算」,同一廣告在不同平台刊登會被分別計算。這種認定差異可能讓罰款從5萬元暴增至百萬元【資料來源:公平交易委員會】。
違規罰款計算重點
- 累進式罰款標準
根據醫療法第103條,醫療廣告違規的罰款標準如下:- 第一次違規: 處新臺幣5萬元罰鍰 。
- 第二次違規: 處新臺幣10萬元罰鍰 。
- 第三次違規: 處新臺幣15萬元罰鍰 。
- 第四次違規: 處新臺幣25萬元罰鍰,並可能附加停業處分【資料來源:台中市政府衛生局】。
- 行為數認定影響總額
- 停業處分判斷標準 違規情節重大、故意持續違規、造成實際損害、第四次違規時執行。負責醫師一年內不得在原址申請設立醫療機構【資料來源:台中市政府衛生局】。
台北市衛生局2023年上半年違規廣告查緝情形顯示,食品、藥品/醫療器材及化粧品違規廣告共開罰329件、裁罰3,250萬元,其中網路違規佔75.1% 。這些據反映了主管機關對廣告違規的嚴格執法趨勢,以及網路作為主要違規管道的現狀,預示著醫療廣告領域也將面臨持續高壓的監管環境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衛生局】。

如何建立診所醫療廣告內部審查機制?5步驟預防違規策略
預防勝於治療,建立完善的內部審查機制是避免違規的最佳策略。從牙醫小幫手協助超過300家診所的經驗來看,使用智慧合規系統的診所,醫療廣告違規率從12.7%顯著降至1.8%,降幅達86%。特別在社群媒體時代,一則貼文就可能被認定為醫療廣告,更需謹慎以對。
延伸閱讀:醫療廣告法規完整攻略:3個牙醫廣告違反醫療法案例,教你一次看懂
醫界普遍認為,與其事後處理違規爭議,不如在前端建立預防機制。許多診所表示,建立審查機制後,團隊的合規認知大幅提升,反而激發更多創意行銷方式。
內部審查五大步驟
- 指定廣告審查負責人 由具醫療背景人員擔任,負責審核廣告內容、建立審查紀錄、更新違規案例資料庫。採雙重確認機制,賦予明確否決權【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 制定標準審查流程SOP 分為企劃、文案、視覺、上線前四階段審查。製作檢查表確認絕對性詞彙、療效宣稱、價格標示、醫師資格等項目【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 建立違規詞庫與檢查工具 涵蓋「最好」、「第一」、「根治」等800+違規詞彙。運用文書軟體搜尋功能或開發檢查程式,每月更新詞庫【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 定期法規更新與教育訓練 每季舉辦內部培訓,包含法規修正、案例分析、實務演練。建立通報系統,鼓勵團隊提問討論【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 與專業法律顧問建立諮詢管道 採年度顧問制或專案諮詢,提供緊急諮詢熱線。選擇有醫療廣告實務經驗的顧問【資料來源:元照出版】。

透過牙醫小幫手建立診所永續經營的行銷模式
在數位行銷已成為診所經營基本配備的今天,牙醫小幫手不只是預約管理工具,更是協助診所打造長遠經營策略的重要夥伴。我們結合內容行銷建議、實用知識分享與數位管理工具,陪伴超過 300 間診所在行銷路上少走冤枉路、走得更穩。
我們觀察到,多數診所在廣告推廣上常踩到紅線,並非出於惡意,而是對法規不熟悉、或缺乏正確的行銷觀念。面對日益嚴格的醫療法規,與其追求擦邊技巧,不如建立一套「合法又有效」的經營模式,才是診所能長久發展的關鍵。
牙醫小幫手希望用三個方向陪你前進:知識分享,協助建立正確觀念;工具支援,讓你執行不再困難;專業諮詢,提供客製化的策略建議。透過這樣的支持,我們希望診所能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找到屬於自己的經營節奏與品牌特色。
現在的患者更懂得比較,也更重視專業與信任感。與其砸錢在無效行銷上,不如回到經營本質,從品牌形象、服務細節、到正確溝通,一步步建立診所的長期價值。
牙醫小幫手希望成為你一路上的好夥伴,不只是幫你處理預約和管理,更希望透過實用的行銷工具和知識,陪你一起把診所品牌慢慢做起來。